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2019-01-17-借貸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

2019-01-17-借貸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

年初的時候,我們都曾許下美好的願望,今年我要減20斤;今年我要去潛水;今年我要攢夠5萬塊……驀然回首,2017年也過去了一半,願望是已經觸手可及,還是遙遙無期?其實我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,並不是一件需要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完成的事,相反,它只是需要你一點堅持、一點自律,就能得償所願的。

可事實往往是“我生待明日,萬事成蹉跎”。朋友小陳就是這樣一個例子,他畢業兩年了,在武漢工作,月薪5千。在與他溝通之後,我總結出很多懶於借貸理財的年輕人的觀點:一是“錢是賺出來的,不是理出來的”;二是“本金高才有理財的必要”。

對於這種在年輕人中很有市場的觀點,聚有錢負責人進行了深刻的剖析。賺錢還是理財?是不是現在的年輕人受制於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”的道理,所以“賺錢”與“理財”一定非此即彼?其實賺錢和理財就像人的兩條腿,你非要砍掉一只,那你基本上很難實現財務自由了。

所以,在我們身邊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,有的人:月薪3萬,每日唏噓感慨,活得很是苦逼;而有的人月薪5千,也能把生活打理的有條不紊,享受生活每一刻。那是因為月薪三萬的人只會一條腿走路,只有職務性收入而沒有資產性收入,在你揮汗如雨的時候,而別人的收入是躺著來的。不善於經營的人,賺再多錢也看不到遠方還需借貸維生。

怎麽“躺著賺錢”?方法就比較多了,牛市的時候炒股,房價飆升的時候炒房。如果你覺得你一個月所剩的錢不多,也可以選擇基金定投或者互聯網金融,不失為良好的生財之道。本金高才有理財的必要?這句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,馬太效應的驅使之下,富者愈富,窮者愈窮,一個百萬富翁一個月理財的錢都比一個普通白領的工資多好幾倍。但作為普通職員只能自暴自棄嗎,不,我們更需要理財來完成“自我救贖”,我們通過數據來感受一下。

小明月薪5千,除去開銷月余3千,假設一年凈資產為3萬元,他把這筆錢存入銀行定期,以定期利率2%計算(國有銀行1年期定期利率最高1.95%),計入覆利,10年後他的本息是36634.7648元。如果小明堅持每年年初投入3萬元買入銀行1年期定期理財產品,那麽10年後他的本息合是335369.4173元。

同樣,小華月余3千,同樣將3萬元投入到理財平台。以10%年化保守計算(其實平台常有活動推出,年化12—15%也不見怪),計入覆利,10年後他的本息是81144.4149元。如果小華堅持每年年初投入3萬元投入在理財平台上,那麽10年後他的本息是539027.88元。

同樣的收入和投入,10年後差別竟達到20多萬元,這意味著換了一種理財方式,你多出了一輛轎車。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,以聚有錢為例,年化10.8%,再加上常常都有精彩活動推出,12-15%年化輕而易舉,加上自身收入的成長(本金越大,差距也越大),可能就不是一輛車子,而是一棟房子。

20年後,30年後呢?當小明還在溫飽線邊緣徘徊需要借貸的時候,小華已經過上了財務自由的生活。所以,你還認為本金多,才有理財的必要?當然,由於近年一些平台兌付困難、跑路傷害了投資人,所以投資人要擦亮自己的雙眼。聚有錢深諳此理,所以運營兩年以來,技術、風控、合規三駕馬車,並駕齊驅,在合規的道理路上,穩健前行。

泰戈爾說:我們把世界看錯了,反說它欺騙了我們。生活並沒有辜負我們什麽,一點一滴,盡在自己爭取和堅持。所以,我希望10年後,你不必活成碌碌無為,怨天尤人的樣子,我希望你養得起自己,養得起家,還能養活夢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