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絡貸款解決融資難的問題,幫助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。過去很多借不到錢的人可以通過網絡借到錢。在沒有網絡貸款出現的時代,這些人是社會上高利貸的潛在客戶。社會上的高利貸利率很嚇人5-10分月利息也很正常,這利率太嚇人了。借不到錢,這些人不得不去求助瘋狂的高利貸。從這點看,網絡借貸的出現有著比較積極的社會意義。至少借貸成本相對比之前社會上的高利貸低多了。借不到錢的人可借到錢了。
幫助了許多人,也讓一些人陷入了財務危機不可自拔。例如寬松的借貸標準導致一些人盲目消費,陷入死循環,借舊還新。經營者不考慮借貸者的經濟狀況,在利益驅使下甚至會誘惑借款者借錢。在法律法規未健全的前提下,確實存在著很多問題。這是事物發展階段必須經歷的過程,無解。最關鍵的問題是借貸成本太高,由於目標群體質量較差,我國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善。網上大數據征信時代剛剛興起,定價模型需要不斷完善。在無法做出精準定價的前提下,也只能采取高成本覆蓋高風險的模式來運轉了。目前的網絡借貸渠道,螞蟻、金條這類365*0.04=14.6%,P2P這類普遍更高,綜合利率可達30-50%。如此高的借貸成本,對吸引優質借款人也有影響。
這種高成本覆蓋高風險的模式並不是長久之計。經營者、投資者並不會虧錢,借款者承受的壓力很大,長期隱患比較大。規模大了,容易產生社會問題。雖是客觀原因下無奈之舉,也有主觀的問題。經營者為了業績、估值等目的,追求放貸規模。這點可以學學新加坡,除了利率之外,其它附加費要嚴格限制。不能以評估費、信息費、咨詢費、擔保費來增加借貸成本。
網絡借貸想健康長遠的發展,政府需要明確綜合利率上限,明確執行除利率外附加費用無效。隨著網絡基礎數據和模型不斷完善,政策法規不斷完善。相信未來互聯網金融借貸還有很大潛力,對於經營者而言要考慮規模與風險的問題。高成本可以覆蓋高風險,如果政府限制高成本,顯然這個模式就玩不下去了。對借款而言,無論數額大小也,對整個這會的消費觀來講都是不好的。對借款者而言借款之前應理性規劃,不要盲目借款,對自己負責。對於想長久經營的經營者而言,未雨綢繆搞好基礎建設比盲目靠高成本覆蓋高風險擴張規模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