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差不多快40歲的女性PO文,內容有關孝親費的給付以及家人間周轉借款問題,文章中提到,她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職場開始上班,每個月父母都會要求她給付孝親費,從一開始的一萬元慢慢調整到兩萬元,由於她自己一個人到台北工作打拼,再怎麼省吃儉用還是非常緊縮。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開始,哥哥在老家觀光夜市的攤位經營不下去了,甚至染上了賭癮,積欠好幾百萬元,於是父母親便希望唯一有工作的女兒替哥哥還債。
先來談談孝親費的問題,我個人的想法,其實父母親把我們養育成人,在某種程度上孝親費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。但是每個人的經濟情況與金錢問題不同,孝親費到底該給多少?兄弟姐妹該怎麼分攤?不給是不是不孝?都是一門不容易的學問。我記得有個客戶來找我們周轉借款,借款理由就是他把薪水拿去繳保險,但是當月的孝親費還是得匯回去給父母親,於是只能硬著頭皮來借款。我問他為什麼不老實告訴父母親薪水已經給付其他費用呢?他苦笑告訴我,父母親根本無法理解在台北生活有多麼不容易,總認為當孩子的就是要給錢才是孝順父母。
雖然我認同孝親費的存在,但我更主張每個人都必須量力而為,如果像這位客戶一樣為了孝親而借款負債,豈不是本末倒置讓自己陷入更嚴重的狀況呢?再來談到家人間的周轉借款是應該的嗎?這位女性在PO文裡也提到,從出社會第一年開始給父母孝親費,哪怕已經結婚生了孩子都沒有停止過,她也心甘情願接受付出。但是面對哥哥的債務,卻被父母要求必須替他承擔,她要顧及自己的家庭又要被親情勒索借款,蠟燭兩頭燒讓她覺得心力交瘁。不借款給自己家人周轉就是自私嗎?我非常不認同,這時候反而要讓哥哥承擔起錯誤,勇敢面對並解決這些爛攤子,除非自己本身有足夠的能力去幫忙,否則借款周轉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。
這也讓我想起前陣子為了姐姐的事情忙的焦頭爛額,也是因為她四處借款不還導致債主一個個上門,最後雖然是一個長輩出面借款給姐姐去清償,但如果她無法正視自己的錯誤金錢觀,或是無法信守承諾去慢慢攤還債務,連神明都沒有辦法幫忙了。所以,無論是孝親費或是家人的借款問題,除了先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外,也必須讓這些錢給的有意義,千萬別讓對方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,也不要把自己逼到絕境喘不過氣來了。